东莞正阳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东莞正阳2022年度工作总结

东莞正阳2022年度工作总结

2023-01-31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也是东莞正阳第二个五年策略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站在新的发展高度和历史起点,在东莞市民政局、市社会组织党委、市社会工作协会的悉心指导下,在机构党支部、理事会、监事会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正阳人共同努力,机构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推进。现将2022年度的工作情况向社会各界汇报如下:

一、机构基本概况

(一)服务规模情况

截至12月31日,机构服务已覆盖全市22个镇街(园区),涵盖社区服务、妇女家庭服务、长者服务、青少年服务、残疾人服务、退役军人服务及禁毒、司法、工会、社会救助等多个领域。

(二)人员规模情况

机构有管理人员19名,在职社工269名,在职社工助理16名,“三师”(康复师、护理师、职训师)17名,合共321名(不含护工)。男性51人,女性270人,机构统筹运营管理比例约为1:17;男女比例约为1:6。机构现阶段人员年龄构成:30岁以下(不包含30岁)171人, 30-45岁144人,45岁以上6人。

二、综合发展情况

(一)业务拓展

2022年各领域的服务项目除去撤点项目之外共计76个,其中续约服务项目共计57个,新增服务项目共计19个;撤点项目共计8个。

(二)能力提升

为提高员工服务能力,保障服务品质,2022年共开展机构层面专业培训12场,领域和站点层面超过20场,培训总时数超过100小时,总培训人次超过1000人次。培训内容涉及员工入职培训、实务能力、服务管理能力三大块,培训内容涉及个案辅导、心理健康、长者综合评估、积极老龄化、需求调研、文书撰写与审批管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等。

(三)督导管理

在1-5月的督导工作主要是结合机构管理资源和架构,各站点根据《关于专业督导暂停期间贯彻落实层级督导工作的通知》通知内容及要求开展站点的督导工作。6月1日市选督导人员重新上岗,机构在册督导总人数为39人,其中中级督导3人,初级督导36人。自6月重新启动市督导人员开展督导工作后,督导人员除了对项目进行督导以及日常文书批阅外,更重要是对项目第三方评估的支持工作,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项目研发

机构在已有政府购买服务基础上,整合社会各界力量,组织策划实施了多个社会公益服务项目,包括神奇亲子园儿童早期发展社会工作服务、阳光乐园特殊儿童康复支援、儿童融合成长营(夏冬两期)、关爱孤独症儿童、关爱慰问老兵等项目,同时继续推动站点服务项目化运作,整合社会各界慈善资源,开展了患病长者出院后康复支援、长者防骗教育、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治理、残健共融公益影像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服务研究

机构积极推动和支持员工开展服务研究,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全年共形成研究性文章超过110篇,其中学术研究论文6篇、服务案例100余篇、服务经验总结超过2篇。有13篇服务研究文章在《中国社会工作》、《美丽中国》、《社会科学前沿》、《“安心小屋”社会心理服务案例集》等公开专业平台发表,其中,在国家级期刊书籍平台发表12篇、其他公开平台1篇,另有10余篇案例已经收录在相关的案例集,即将公开出版。部分文章获得国家级奖项1个、省级奖项3个、市级奖项6个、镇街级奖项4个。

(六)服务输出

机构承接了2022年东莞市社会组织发展扶持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和活动的跟踪督导工作,在项目周期内,对18个社会组织获得资助的15个项目和6个活动提供服务督导、财务督导、专题培训等督导支持,确保资助项目(活动)顺利实施。

8月至10月期间,机构继续承接完成了东莞市结对帮扶铜仁市社会工作服务虎门组团、塘厦组团共7个镇的结对帮扶工作,安排机构6名资深督导人员前往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思南县的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通过“传、帮、带”方式,协同当地社工,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困难群体、特殊对象等重点人群,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推动当地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共提供咨询服务超过153次,开展社区活动38场,服务超过1500人次;机构社工督导开展实地督导120天,线上督导超过90次,整合链接社会各界热心单位、人士捐赠爱心物资和资金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脱贫边缘户、困难群众,价值折合人民币17万余元。

9月,机构参与了广东省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协会承办的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组织开展的援疆项目,为新疆喀什地区的社会组织提供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和人员能力培训,竭诚支持和促进当地社会组织的发展。

10-12月,在东莞市民政局的组织指导和东莞市慈善会的资助支持下,东莞正阳参与广东省“十四五”时期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第一年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的结对帮扶工作,围绕凌云县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育、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社会工作制度完善等重点工作,与凌云县民政局、阳光社工机构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协作,通过案例剖析、经验分享、服务协作、资源支持等方式,发挥东莞社工机构先发展所积累的经验,支持凌云县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业人员的发展,提升了当地社工在项目策划、服务成效总结、资源整合、个案和小组工作技术运用、档案规范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同时链接了东莞爱心企业捐赠的5万元物资给“一对一”牵手帮扶的凌云县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用于开展社区服务。

另外,机构还协办“2022 广东省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并分享了机构在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方面的经验做法。

(七)服务产出

2022年各站点、各项目专业服务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多个指标超额完成,主要专业服务数据如下:

序号

服务类型

统计内容

2022年

1

个案服务

开启个案数量(个)

812

2

结案数量(个)

649

3

小组服务

小组开展数量(个)

417

4

小组开展节数(节)

1905

5

小组参与人次(人次)

27186

6

小组完成数量(个)

366

7

志愿者组织情况

志愿者人数(位)

5563

8

志愿者参与服务(人次)

13801.5

9

服务时间(小时)

36735.95

10

“社工+志愿者”联育培训工作(次)

117

11

“社工+志愿者”联育培训参与(人次)

1832

12

“社工+志愿者”联育培训时长(小时)

1138.15

13

活动情况

举办活动数量(个)

2400

14

参与人数(人)

365730

15

其他服务

即时辅导(次)

7398

16

其他(家访等)(次)

60247

12

全年服务总人次

包括个案、小组、“社工+志愿者”联育、活动、其他服务等服务总人次

551485

(八)服务满意度

机构对2022年的外部持份者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查阅评估报告等形式进行,收集问卷1348份,其中利益相关方共96份,服务对象中个案对象202份,小组对象205份,活动对象845份。通过统计分析服务对象满意度为96.9%,利益相关方满意度为98.4%,满意度平均为97.65%。

(九)评估成绩

2022年机构共有40个项目接受外部评估,其中评估等级为优秀的项目有14个,占比35.0%;评估等级为良好的项目有22个,占比55.0%;评估等级为合格的项目有4个,占10.0%。此外,机构运营的5个康就中心顺利通过广东省星级评定,其中石碣康就评定为五星级,其余为四星级。

(十)品牌推广

机构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在媒体传播、机构自有媒体传播、设计等方面全面支持部门、服务站点品牌推广工作。

2022年,机构获各级媒体报道318次,其中国家级媒体报道5次,省级媒体报道30次,市级媒体报道151次,镇街级媒体报道129次。机构在服务宣传推广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为机构品牌影响力提质增效。

(十一)接受捐赠

全年机构从东莞市财政局票据监管中心开具78份公益捐赠票据,包括资金捐赠59个项目,捐赠金额:594,127.10元,物资捐赠19个项目,折合人民币金额:582,170.97元,接受外部的捐赠总额为1,176,298.07元,和2021年捐赠总额310,384.80元相比较,同比增长278.98%。机构与盟大集团、徐福记、蔚来汽车、嘉友食品、天成动漫公益等爱心企业、单位形成紧密互动联络。在机构2022年度表彰大会上对20家爱心企业、爱心单位进行表彰答谢。

(十二)荣誉表彰

全年机构获各级表彰62次,其中机构获奖8个,站点/项目荣誉7个,个人荣誉47个。在这些荣誉表彰中,国家级2个,省级12个,市级30个,镇街级18个。

三、2023年机构工作策略方向

(一)继续维系与加强各购买方的良好关系以便及时掌握相关资讯,充分解读相关政策,巩固现有业务,发掘新领域业务。

(二)在机构服务基础扎实的区域,推动更多的品牌服务参与市、镇两级的公益创投、民生大莞家公益服务项目等的申报。

(三)继续发挥机构片区优势,打造特色联动服务。

(四)建立品牌常态化机制,打造具有机构辨识度的品牌服务。

(五)重视机构人文关怀及文化营造,重点提升主管在团队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六)加强机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七)建立风险应对机制,回应人员安置等困境。


奋楫不畏千尺浪,扬帆再启新征程。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历了高温,经历了多次疫情封控,又经历了“阳过”、“阳康”;过去的一年,经济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凸显,行业面临的挑战不断加剧;过去的一年,正阳人团结一心,各项工作都在曲折中铿锵前行,我们取得了斐然的成绩。2023年是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和挑战并存,正阳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牢记“公益为民、帮困匡弱、激能自助、共建和谐”的使命初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凝心聚力、服务社群,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