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正阳正阳动态媒体报道社工宣传周 | 正阳社工的微访谈

社工宣传周 | 正阳社工的微访谈

2023-04-07
图片

2023年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

推进‘五社联动’

关爱‘一小一老’


2023年全国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主题是:推进“五社联动”, 关爱“一小一老”。那么,“一小一老”服务里的社工都在做什么?社工宣传周,一起了解东莞正阳社工的故事。



0

1



图片
韩淑仪
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个人简介
韩淑仪,广东东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是东莞市初级督导,中级社会工作师,高级绘画分析治疗师,现担任东城岗贝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中心主任,妇联执委,东莞市东城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理事。曾获2015年度东莞市优秀社工、2017年撰写《奔跑吧 社工》入中国社会工作期刊、2018年广东省岭南专业社工基本功演绎大赛三等奖、2020年东城街道最美女性、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社会工作服务协作先进个人,2019/2022东城街道优秀社工,入选2022年度东莞市优秀社会工作者,运营项目获得2021年广东省社区志愿服务试点项目及获得10万资金支持,并将在2022-2024年持续资助5万元/年,先后参加湖北牵手计划-湖北罗田县社会工作者督导项目、福州长乐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评估督导项目、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社工项目督导以及贵州铜仁市思南县结对帮扶社会工作支援项目等,进行实地督导,助力当地社会工作专业发展。

十年不遗余力、敬业于社区基层专业服务

从2013年起,韩淑仪在基层服务方面扎根十年,始终如一地表现出极高的敬业精神,无论是对服务对象的热情还是专业性,都从未退减。她及时掌握社区政策,善用资源,为居民提供政策解读、资金帮扶、提供专业心理疏导和绘画治疗、职业规划等服务。她在疫情期间曾跟进处理产后妈妈自杀、一个离婚家庭对三个抑郁症孩子影响的介入、协助初中生因家暴离家出走重返家庭、帮助休学孩子及其家庭做个人心理辅导和家庭治疗、以及在协助妇女维护权益等复杂个案上,表现出非常出色的服务能力。

图片


2021年,她撰写的妇女儿童权益案例《一个离婚家庭对三个抑郁症孩子影响的介入》受到了广泛关注,而她2020年服务的个案《重燃生命希望》更是被评为街道优秀服务案例。

对韩淑仪来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最近一次紧急危机事件的处理。在2022年6月某伤人事件中,王姨(化名)是其中一名伤者,其他人都不知道如何与其沟通,但韩淑仪社工却能够快速、有效地与她沟通。在了解到情况后,韩淑仪马上熟练运用危机介入开展工作,在陪伴、倾听、简单动作、接纳下快速与之建立专业关系,帮助王姨正确面对危机、及时处理负面情绪,确认问题,确保她的安全,与家属一同营造安全氛围,并对她的后期生活进行了了解和协助,计划着与她一起行动,专业服务从危机干预转变为家庭关系重建和个人面对压力能力提升的介入。

图片


积极探索专业“社工+”服务模式,让社区变得更美,让居民更幸福
韩淑仪采用了“社工+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物业+企业”的服务模式,通过积极培育社区志愿者和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提高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度和主人翁意识,整合小区物业、企业资源,有效提高资源配对。这种服务模式在生态系统理论中属于协作模式,通过社会各方的合作,形成一个良好的社区生态系统。
通过“社工+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模式,韩淑仪带领团队推动了“绿识小卫士”岗贝围环境维护计划,该计划由中心社工主导,带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参与,形成周四定期参与环保日。这个项目得到了东城街道公益创投3万元资金支持。通过这个项目,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得到提高,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环境保护协作生态系统,让社区成为更加美好的地方。

图片


此外,韩淑仪还在推动社区公共事务中,探索和创新“社工+”服务模式,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变化,使社区成为更加繁荣和蓬勃的地方。
总之,通过协作模式,韩淑仪带领团队在社区基础参与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不断推动社区志愿者和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关注度及主人翁意识,创造一个健康、繁荣、可持续的社区生态系统。

图片


韩淑仪把社工职业看作生命职业,将一直深耕细作
韩淑仪的职业信念是,社工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项承担责任的生命职业。作为一名资深社工,她致力于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社区居民,积极培育社区志愿者和社区社会组织,并推动社区参与和传播专业知识。她一直践行着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使命,为社区奉献了十年。

图片


么看待社会工作者这份职业?

韩淑仪说:我把社工看成我的生命职业,它可以改变自我,改变他人、改变社会。韩淑仪相信通过一代又一代社工人的努力,社会工作发展会越来越好。



0

2



图片

 陈彩玲

广东揭阳人,中共党员,中级社会工作师,持高级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失智症中级照护师、五级养老护理员等养老技能证书,现任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长者领域主任、塘厦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兼任东莞市塘厦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秘书长,从事养老服务近8年。


曾任东莞市督导助理,主要督导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参与市社协组织的《社工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角色与作用》继续教育公开课视频录制,先后受邀出席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论坛、2018年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爱·不忘记”第二届关爱失智症故事分享会作主题分享。先后获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优秀志愿者,广东省五星志愿者,广东省第七届“社工之星”,2016年度、2019年度及2021年度东莞市优秀社工,2022年东莞市“最美女性”、2022年度塘厦镇“优秀社会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21年于《中国社会工作》发表《“社工+”跨专业团队提供专业为老服务》;主笔《社工介入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模式探索》获得第六届广东省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协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为霞尚满天--长者缅怀小组》获东莞市2020年社会工作服务优秀案例三等奖等荣誉称号及奖项。

照顾长者的“100”种方法

养老社工的专业成长

2015年9月,结束了为期一年的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之后,陈彩玲正式入职塘厦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为养老领域的新手社工。入职后的第五天,一位长者因病去世,而陈彩玲前一天下午刚和同工一起入户走访,与长者的见面竟是“最后一面”。这一面让此前致力于儿童、青少年服务的陈彩玲措手不及。随后的工作中,她走访留意到严重脑退化的李婆婆(化名)存在二便失禁、日夜颠倒、不知饥饱等状况,由于多年累积的家庭矛盾,家属认为长者是故意的,不想照看这个“老懵懂”,并将其锁在家里,还认为家事不需社工这个外人插手。

图片

失智症服务个案与社区宣教



图片
生命的消逝、长者糟糕的生活状态、陌生的认知症、抗拒的家属都让刚入职不久的陈彩玲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社工的价值伦理与职业操守也让她充满了斗志。主动向社区了解情况、寻求督导的指导、学习认知症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实践指导李婆婆做延智训练,联动护工、社区医生、志愿者参与到服务……多方合作的潜移默化让照顾者态度发生明显改变,家属照料长者开始用心,还主动向陈彩玲咨询护理建议。当陈彩玲再去走访时,看到穿着干净棉袄的李婆婆惬意地吃着苹果在屋外晒太阳,虽然她依旧不记得很多人和事,但生活状态跟当初判若两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们有一百多种办法保护孩子,却没有去用很多种方法照顾老人。”陈彩玲一直记得督导老师说的话,多年来也与团队不断摸索、改进工作,尝试用不同的服务项目、服务形式去回应长者的服务需求。


五社联动整合资源

            跨专业合作的服务路径

从业七年余,陈彩玲与团队注重与社区、服务对象及家属建立良好的专业服务关系,发掘服务对象在“身心智社居家”的不同需求,依托社区为平台,通过项目创投、“民生大莞家”等渠道链接资金,整合慈善基金会、爱心企业及组织的资源,组建“社工+”跨专业服务团队开展失智症介入、医养结合健康管理、适老化改造等专项服务,重点回应失能、失智长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还针对存在照顾压力的“5060”照顾者,开展护老者支援服务项目,改善长者的家庭照顾功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陈彩玲的服务日常

多年来,社区里哪个长者中风出入院、家庭情况、疾病救助、封控时的生活困难等每件长者“小事”,陈彩玲和团队都能从社区居委会获得支持与帮助,进而顺利推进服务。而长者日趋复杂多元的服务需求,需要不同的专业人员参与,补充家庭照顾功能的不足,所以养老服务除了护工和康复师,有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塘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站的医护人员、爱心企业及专业社会团体等不同专业人员的参与,也有其他部门单位的关注支持与联动,更有本土社会组织、商会企业、个人的资金及物资投入,不断丰富及深化塘厦的养老服务内容。而在与社区社工、双百社工的联动中,青少年、亲子家庭的志愿服务参与,更是对家庭照顾者回归照顾责任的一种倡导。

正是一次次的服务联动,让陈彩玲明白,养老服务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个职业的事情,而“五社联动”工作机制下的跨专业养老服务,恰好能够更好地契合长者的多元服务需求。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如果你曾见到他们眼里的光

养老服务,不可避免的是“生老病死”中的“老、病、死”。2021年清明节后,陈彩玲收到康复师反馈“失能长者何婆婆(化名)自杀未遂”的消息,随即入户跟进。经过辅导和评估,陈彩玲了解到,何婆婆因摔跤导致卧床不能自理,糖尿病足创面及跌倒后的身体疼痛让她难以忍受,即便服用止痛药都见效甚微,又不想成为子女的负累,于是尝试自我了结。对此,陈彩玲联动社区社工进行危机干预,一方面频繁入户进行长者的心理辅导,为长者输入希望,并与家属沟通,提供护理建议,联系家庭医生给予用药管理、镇痛支持及指导;另一方面调整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由康复师提供理疗及糖尿病足护理、助老员提供生活照料和陪伴聊天,舒缓长者的疼痛,让长者相对舒适,并联动社区社工组织党员、亲子志愿者等入户探访,让她感受到多方的关心与支持。


服务的持续让何婆婆打消念头,慢慢恢复生机,甚至可以在照护者的陪伴下坐着轮椅到社区榕树头下与他人话家常。2022年5月,何婆婆逝世。


陈彩玲在感到一丝难过之后,更多的是释然。在她看来,长者若是因跌倒自寻短见而离世,那对于家人、照护人员来说,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要带着深深的自责和遗憾,因为长者走得没有尊严、不安详。而在这最后一年,社工和长者的家人、照护者们一起,陪着何婆婆相对更舒适地度过,干净、体面地走完了最后一程。她会永远记得每次跟进服务时何婆婆不再清明的双眸在看见她时亮起的光,记得何婆婆打消“自杀”念头时跟她说“我答应过你不会做傻事了,就不会做”,也记得最后一次探访时婆婆坐在轮椅上听着女儿们聊天时的安逸……这或许就是这一程陪伴的无憾。


雨天探访,看到独居婆婆坐在门口看雨;寒潮走访,高龄长者躲在被窝里取暖;午后入户,看见长者坐在桌前发着呆……毫无例外的是,当陈彩玲扬着笑脸打招呼时,她看到长者们眼里闪过的光,内心满是触动,也带着一丝丝的心酸,而长者们开心地而又亲昵地称呼她“阿玲”、“肥妹仔”的时候,她的内心又充满着感动与开心。


图片

陪伴


与长者的日常


图片
到医院看望住院长者、紧急救援在家跌倒长者、紧急援助中风长者、为孤寡长者提供后事料理等在大部分人眼里的“晦气”事,却是陈彩玲和她的团队坚持要去做好的每一件工作,只为了能够让长者更有尊严地度过晚年。

“如果你曾看到过他们眼里的光,你会希望他们能够更加舒适、安详地过着平常的小日子的。而这,不仅仅是我的工作目标,也是我所期待的一种老年生活。”陈彩玲如是说。




0

3






图片



  刘剑发  

东莞塘厦人,1995年7月生,现任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塘厦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主管。

自2018年加入塘厦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来,至今从事居家养老服务近5年,累计服务塘厦镇高龄、独居、低保、失能等长者335人。工作期间,先后获得2018年度塘厦镇“优秀社工助理”、2022年度塘厦镇“孝德之星”敬老模范人物、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2022年度“优秀社工”等荣誉称号。

默默坚守一线服务,为长者生命保驾护航

图片

2018年11月,因机缘巧合,刘剑发成为了塘厦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一员。

在入职居家养老一个月后,刘剑发便遇到了长者突发意外的情况。走访时,他发现黄婆婆(化名)因儿子病逝导致血压升高、心脏不适,情绪十分消极,似乎随时会晕倒。于是立即向当时的中心主任报告,随后与中心社工上门跟进情况,并为长者提供持续性的哀伤辅导和服务支持。在处理黄婆婆的问题上,刘剑发坚持频繁地入户与长者面谈,进行情绪疏导,也与长者的家属保持积极联系,及时反馈及了解长者情况,与家属互相支持。同时,他每天晚上都会致电长者了解她当日的身体和心理情况,并及时向主管和督导反馈长者的情况,获取主管及督导的多方支持,只为让长者更好地度过哀伤期。坚持了一个月左右,刘剑发入户跟进婆婆的情况,发现她能够比较好地接受“儿子病逝”的发生,情绪相对平缓了很多,还能自主地按医嘱准时服用心血管药物。


与黄婆婆的相处,让刘剑发对这一份工作有了信心,潜意识里也多了一份责任感。他已经记不清在后来的服务中“挽救”过多少长者的生命了。2019年年底,中心开展“大配餐”试点服务。作为送餐人员之一的刘剑发在某日送餐入户时,敏锐察觉陈婆婆(化名)的状态异常,耐心询问下,了解到婆婆近期常感心不舒服,于是及时通知家属送长者住院就医,并在下班后抽时间去医院看望婆婆。出院后,陈婆婆突然从原来对护工、社工“冷漠相待”变得和颜悦色,在老人活动中心聚会时也经常向其他长者称赞刘剑发及其他社工,认为“帮社工真的很好,对老人家很有心”。

图片

刘剑发与居家养老长者的日常

图片
2022年入户探访时,正好遇到了孤寡长者何阿公(化名)突然中风、一侧身体动惮不得的情况,而经常看望长者的邻居阿姨也不知道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只能在原地着急。刘剑发凭借服务经验和长者的症状,初步判断应该是中风,希望帮长者报救护车,让长者去医院就医。但长者却不愿意去医院。细问之下,他发现长者因担心无人看顾、住院费用贵等问题而不想去医院,于是立刻报备上级主管和社区居委会,背着长者上了自己的车,在双百社工、照顾者的协助下送长者到医院进行治疗,一直陪伴到长者的远房亲戚赶过来后交待完情况再离开。

赵婆婆因为疫情防控而情绪紧张,一度影响正常生活,刘剑发协助长者向社区家庭医生问诊,并协助长者取药、购置生活用品等;低保黄阿公无子女照料,从医院回家后病逝,刘剑发和同事一起为长者提供后事料理;多年来,在日常服务中,他先后帮助意外跌倒在家的刘婆婆、林婆婆等人及时就医,也第一时间内紧急救援了发生意外的多名长者们……
图片

刘剑发与双百社工一起送长者就医     ——————

图片
日常服务中,刘剑发还会遇到长者去世、家属并不知该怎么处理各项办事流程的情况,他常常也会在介绍相关手续、流程的同时,为家属进行哀伤辅导,甚至陪同家属一起办理手续,只是希望能够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心。

“疫”起同心,为长者共筑生活保障

图片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作为养老服务社工的刘剑发,早早地与团队一起回到工作岗位,紧急排查全体服务人员动态及健康状况,为一线服务的护工筹备防疫物资,多次电话长者及家属了解疫情期间的需求,协助有需要的独居、失能长者购买日常用品和生活物资、买药等,同时录制线上教学视频,为静默在家的照顾者提供线上支援服务。考虑到长者的用餐诉求,在镇公共服务办的指导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于2020年2月底恢复了“大配餐”服务,由于防疫要求,刘剑发开始充当“外卖骑手”,为长者配送营养午餐,并做好中央厨房工作人员、中心送餐员及长者健康状态的监测。

图片
除此之外,刘剑发还积极支援了镇防疫工作,前往迎宾高速路口值守夜班。晚上值守路口,白天送餐、打电话了解长者每日情况及需求,上级主管想替他调整工作安排时,他表示:“塘厦是我从小长大的家,我要为她做点事。”
工作近五年的时间里,疫情占三年。而“为塘厦做点事”的这个朴实的想法,也并未因疫情结束而停止。漫漫养老服务的道路,刘剑发和同事们继续坚守前行。

适老化改造,保障长者居家安全

图片

过去几年的服务里,刘剑发主要负责居家养老中心的“适老化防跌专案”。在督导的支持下,2019年至今,他与团队一起通过对长者进行居家安全环境、跌倒危机的评估,筛选出有较高跌倒风险的长者,并整合各类资源为有中、高跌倒风险的长者申请适老化改造服务,如电路改造、蹲厕改坐厕、加装扶手、加装双联开关等,减少长者的居家安全隐患,并为多名独居长者安装了监控,使家属即使不在身边也能及时观察到长者的身体情况,实时观察了解长者是否跌倒或有身体不适的情况。

图片

刘剑发带领亲子志愿者入户探访失能长者

图片

刘剑发在社区开展长者社区宣教活动





0

4


黄丽欣

图片
东莞塘厦人,中共党员,中级社工师,东莞市社工初级督导,现任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塘厦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工。
2016年6月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22年1月毕业于深圳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持有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五级养老护理员等养老资格证;目前已从事居家养老服务7年,累计为塘厦镇350名高龄独居、失能老年人开展心理辅导、康复理疗、文化娱乐、配餐等服务。
曾获2022年东莞市“南粤家政”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项目优胜奖;2021年度塘厦镇“孝德之星”系列评选中十大“敬老模范人物”荣誉称号;2020年度塘厦镇社会工作服务“抗疫先锋”;2019年度塘厦镇社会工作服务“最具人气奖”;2018年度东莞市优秀社会工作者;2018年度塘厦镇优秀社工。


图片
跨界入行的“五味”体验
                

2016年初,机缘巧合下知道塘厦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招聘的黄丽欣抱着对“社工”的好奇与兴趣,投递了简历并参加了面试。彼时的中心主任坚信这是一颗好苗子,为了等待黄丽欣结束医院实习,团队等待了几个月,顺利等到她的到来。

离开熟悉的医院,跟着居家养老的同工下沉社区,黄丽欣经历了写活动计划书、开展长者茶话会、独自去长者家中走访、策划“日间康复中心”等许多的人生第一次,而走访遇到长者走丢时有心无力,有事联系不上家属干着急,服务理念得不到长者及家属认可时的无奈,康复中心的进度迟缓,得知长者患有病痛、甚至去世时的悲伤,走过昏暗小巷子去长者家中的心惊胆战,顶着烈日、冒着冷风大雨走访后的疲惫,被看门狗吠叫后的害怕与委屈……让她体验了生活的酸苦辣咸,但让她喜欢上居家养老服务的,当属那一抹甜。

甜,是身体不再利索的长者紧握着她的双手与发自内心的笑容,是不常见面却时时关注父母的家属的一句暖心问候,是“怀胎”两年的日间康复中心正式投入运作,是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们友好的关心以及每一份爱心,是可亲可爱的护工们的全力配合与无限信任,是同事们的不断支持与帮助……还有多年来,那群可爱的长者们的陪伴,社工丽欣陪着他们慢慢老去,而他们则陪着社工丽欣逐步成长。


图片


图片

联动跨专业人员的

“居家安全小助手”

                

目前跌倒已成为老年人伤残、失能、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老年人身心健康与日常生活,因此关注老年人居家安全减少跌倒风险尤为重要。2020年9月,黄丽欣在过往开展长者适老化改造项目的服务基础上,提出了老年人居家安全的“加减法”并推进服务开展。

加法

“加法”主要是由社工通过项目创投、众筹等形式整合资金,联动社区、适老化施工方为塘厦镇有改造需要的长者进行了老旧电路整改、防跌扶手加装、夜灯增设或床头灯加装、蹲厕改座厕、无障碍斜坡整改等一系列“个性化”适老化改造,并联动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爱心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防跌宣教,入户向长者宣传正确的居家防跌知识,以消除或减少长者的居家安全隐患。
图片
图片




“加法”:带工程队入户进行改造评估

减法

“减法”则是为长者“消除”家中的障碍。绝大数长者家里充满着各种安全隐患,如床边堆放过多衣服,楼梯间或过道堆满杂物,冰箱囤放过期食物等,而让长者提升居家安全意识,协助其清理家中杂物也是黄丽欣日常服务中常做的内容。

2021年5月的一天,黄丽欣在杨婆婆家中留意到她半透明的冰箱上有许多罐头与饮料,征得同意后,她打开冰箱里发现罐头鱼早已过期,因为是儿媳买的,长者一直不舍得吃;半个火腿已经变硬了,长者用了一半炒菜,想着一半下次吃,却早已忘记;半瓶矿泉水已经放了好久了;发了霉的鸡爪……在耐心的劝导下,婆婆愿意让黄丽欣帮她扔掉过期食品,还表示感谢。


图片

“减”:协助清理杂物

图片

指导家属协助长者适配辅具


如今黄丽欣养成了一个走访习惯,那就是每次入户探访长者时,都要检查一下长者家里冰箱储存食物的情况。不出意外的是,她往往都能查出冰箱里过期的“宝贝”,而长者们也早就习惯了听她的话,乖乖地收拾好过期食物。该扔的扔掉。


图片

生命影响生命:

长者精彩人生的导赏员

                

过去三年的新冠疫情,黄丽欣看到也同理高龄长者与家属们的难处:封控时,长者的就医、吃饭、生活照料等问题需要人照料;疫情常态化管理下,没有智能手机、不会使用手机的长者搭乘公共交通的不便;在香港的家属短期内不能回来看望长者的难处;不能像往常一样外出聚会、玩耍的孤独……
在与社区的联动中及时反馈沟通,解决长者迫切需要后,黄丽欣开始思考如何让长者在疫情背景下的生活能舒适一点、便捷一点,也更开心一点。
图片
在塘厦镇公共服务办的支持下,2020年-2021年黄丽欣结合长者的需求,策划并开展了“老友记社区相册”,一方面联动本土组织、社区志愿者帮助长者更好地使用“平安铃”手机,为独居、失能长者搭建线上见面平台,另一方面组织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爱心企业志愿者等入户为长者拍摄并制作长者生命故事相册,开展长者线下见面会、老友记社区导赏活动,让长者成为自己的生命故事导赏员。

图片


生命故事导赏员


图片



0

5


图片

   张芷瑜

广东东莞人,1999年11月生,2021年6月毕业于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助理社工师,现任东莞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塘厦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工。

2020年下半年于塘厦居家养老实习;2021年6月起就职于塘厦镇林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任长者领域社工助理;2022年8月调岗至塘厦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至今。工作期间,先后获得塘厦镇2022年敬老月“孝德之星”敬老模范人物奖项、东莞正阳2022年“优秀服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第一个关键词:“00后” 



养老团队里最接近“00后”的社工


在平均年龄为47.7岁的塘厦养老服务团队里,张芷瑜无疑是促进团队年轻化的重要一员,因此在小伙伴们眼里,出生于1999年11月的张芷瑜,四舍五入约定于“00后”。


在大学专业学习期间,她就对老年社会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专业老师的联系下,她和同学在2020年下半年来到塘厦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习。实习期间,张芷瑜在中心的主管和督导社工带领下,涉猎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各项工作和不断学习,对塘厦居家养老服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毕业后,对长者服务情有独钟的张芷瑜在居家养老主管的推荐下,加入了林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团队,主要负责长者服务,日常负责对社区的重点长者、独居长者等进行定期探访,同时负责每月的长者茶话会,联动社区各协会、自组织、志愿者等参与到服务中,为社区长者提供义诊、义剪、节目汇演、游园会等多元服务。有些“社恐”的张芷瑜在社综的服务锻炼中,学习着与服务对象相处,学习着与社区中的协会、自组织、志愿者等如何沟通协作,也学会了独当一面开展活动,处理常见的问题。

图片

带塘厦分局人员进行新春探访

图片
图片

在社区开展服务宣教

图片
2022年8月,张芷瑜回归塘厦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工团队,主要负责振兴围、莆心湖等140余名居家养老长者的精神慰藉、平安铃等服务,以及护工管理、服务质量监管等工作,同时还负责了塘厦“大配餐”项目、社区健康宣教等服务的开展,并联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工、双百社工等开展社区防骗宣教、长者微心愿等活动,开展满足居家养老长者多元服务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第二个关键词:“陪伴”  



小社工的大心愿


在从事养老服务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张芷瑜接触过很多不同状态的长者,让她感触十分深刻。这些长者中,有状态糟糕、生活无法自理的长者,让人心酸唏嘘;也有状态非常好、即使百岁了也心态年轻、精神饱满。她从中发现,长者的社交网络关系对于长者晚年的生活质量起着很大的作用,其中家属、邻居的经常陪伴、关心,更是有利于提高长者的生活质量,也有益于长者的心理健康。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也是张芷瑜和团队同事们时常讨论的话题。日常走访中,张芷瑜留意到叶婆婆(化名)搬去儿子的新屋住一段时间后,又选择搬回旧屋。询问其原因,婆婆表示:“在新家没有人玩,他们(儿子、儿媳等)要出门工作,住得不开心就选择搬回熟悉的旧屋,周围还有一些熟悉的人可以(一起)玩。”与叶婆婆有同样想法的长者确实也不在少数。


罗婆婆(化名)近半年健康状况急转直下,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子女照料。由于婆婆在生活尚能自理时与女儿关系较好,与儿媳关系紧张,因此需要人照料之际,儿子请了保姆帮忙照顾,但子女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对于婆婆的照料处理上也常有分歧。对于家属与长者之间过去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即便是资深社工也常常难以介入。对此,张芷瑜也认识到社工在实际工作中的局限与无奈,但对于长者而言,“不念过往,活在当下”才更重要,而如何陪伴长者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她看着团队同事们怎么做,自己也在摸索实践着。

图片


日常走访中的张芷瑜


图片



 第三个关键词:“社恐” 



“社恐”能做好社工吗?

常常在社工大V公众号里看到同行提问“内向的人适合当社工吗?”像当代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有些“社恐”的张芷瑜至今仍不习惯与陌生人热络的聊天,也曾向督导发出灵魂提问:“社恐”能做好社工吗?


随着工作的深入,张芷瑜开始有了自己的体会。对于很多长者而言,“陪伴”不代表滔滔不绝、热情洋溢,很多时候长者们听不清楚来访者说了什么,但她的一个笑脸、紧握的手、一次血压测量、一次健康提醒、一声真诚的问候,都能让长者感受到真诚的关心,“陪伴”就有了意义。

图片




前不久,平时健健康康能独自到老人活动中心玩耍的Z婆婆在深夜睡梦中突然离世。张芷瑜和团队同事们都感到错愕。看着社区其他长者对Z婆婆去世的忌讳,联想到自己亲戚长辈的离世,张芷瑜向督导坦露对老去与死亡的恐惧。谈话中,她慢慢地理解了“我们害怕的不是衰老与死亡,而是孤独地老去,孤身一人面对死亡”这句话,也感受着发生在同事们身上的经历,更加坚定了养老服务这条职业道路。




来源:东莞市社会工作协会、乐龄塘厦